智慧社区入门,怎么快速做好布署

2017-09-18 10:00:56   编辑:zhuli   访问:

【内容导读】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年底,我国8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城市,总计约50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尝试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到2020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年底,我国8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城市,总计约50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尝试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但实际上,智慧城市创建是离不开城市中最核心的问题社区建设。

~认识智慧社区~

随着时代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社区居民的需求也是在不断改变。智慧社区正是基于此次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即以构建人性化环境为基础,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以保障社区安全、提供物业管理智能化、智能家居以及社区安全综合管理一体化。

目前,智慧社区的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朗化,从最初的摸索到如今的大范围的落地,好像并没有经历多长的改革时间,中国的社区生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工作场景到家庭的两点一线或者多点一线的行为,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智能硬件等设备,进行信息交互,而与生活相关的服务全部通过平台解决,包括生活类缴费、社区安防监控、物业消息的推送,完成整个社区生活体系的全打通。

而从社区基础功能的实现与设备接入来看,基础硬件包括:门禁、可视对讲、停车场、安防报警、梯控、车位锁,其实这些公共场景的安防硬件,都是公共环境场景,这些场景每时每刻都能产生数据并且传向云端,只不过,这样的数据一部分属于用户隐私,一部分是公共数据。

人工智能成为连接起线上平台与线下硬件的重要枢纽,通过采集、汇总、分析、处理智慧社区各部分的数据;使智慧社区各组成部分能够深度融合、高效协调、有机联动;能够和业主、物业、商家、政府实现智慧交互,形成一个新的社区生态体系。

一个真正的智慧社区,应该首先完成硬件+软件+平台+服务这四个基本点。也就是居民能够通过手机app控制社区内或是家庭的智能硬件,物业能够有软件后台观察数据,所有的数据都能基于云端形成体系的分析对接给政府,让居民、物业、政府、商家等多方都能受益,这才是真正拥有智慧的社区。

~哪些行业适合切入智慧社区~

有社区资源的企业,如:物业公司、弱电安防企业、社区媒体企业、大房地产商等。物业公司可以说是非常想要转型拥抱互联网的一个行业了,随着物业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物业的“收费价格难以提升。

物业公司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化平台,提升内部管理效率,可能我们想象中的物业已经信息化了,可实际上很多物业公司数据全靠一支笔一个本子,抄表都还是手工。而智慧社区则事物业公司迫切的需求,一方面能够提升业主的满意度,一方面统一的互联网管理平台也能极大提高效率和减少错漏。

对于智慧社区来说,智能硬件的布设是非常的重要的一环,而弱电安防企业正是这样的一个环节,从一系列的传统安防硬件展开互联网化是当下安防企业转型之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安防产品能够成为线下收据的收集器,像门禁、停车场、视频监控这部分的数据才是重中之重,对于后续的精准运营提供数据支撑。

精准运营,这对于广告商来说可谓是最为迫切的需求,而当有了数据统计后,比如说,原有的小区电梯广告,现在完全可以从业主进入小区就开始推送,通过大数据分析达到精准推送与人群画像。针对于有车一族推荐车生活服务,针对女性用户推荐时装、化妆品等产品,手机解锁的APP在开门时也播放着精准投放的相关广告。

房地产商就更不用说了,智慧社区、绿色建筑是一大卖点,像彩生活、万科就是智慧社区的探索者,通过物业管理切入模式,针对自身的楼盘进行社区智慧化改造。

~前期布局需要哪些资源~

资金资源、社区资源我们无须赘述。更重要的是优质的互联网安防产品以及整套的社区运营商业模式。因为传统的安防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物联网时代需求,单纯的硬件产品将会被含有云的硬件代替成为新时代的物联网传感器。至于社区运营商业模式,各方都在探索当中。

智慧社区是做平台更是做生态,智慧社区作为一个接口,将众多智能家居品牌接入,将小区智能硬件与家庭智能家居硬件用同一个平台实现操作控制,将标准统一。而且在社区商业运营方面,智慧社区的商业运营一定是需要做到多方获益的,杜绝主观性运营思路,从业主满意、物业满意、商家满意、的角度出发持续的建立社区运营体系,建立社区用户体系。

全新的产业生态和生活方式正在形成,在智慧社区的发展中,有效建构移动通信、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整合、智能感应能力形成的新的业务体系和商业模式的实现路径,一定将推动传统社区服务的时代转型。相信在政府、物业、企业和业主的共同努力下,智慧社区将不再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