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难点致基层治理低效

2019-07-12 09:45:49   编辑:bianji1   访问:

【内容导读】 一段时间以来,中央整治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施行了一系列实招硬举,为基层减负松绑,收到一定成效。与此同时,还应看到,时下令基层治理运转不畅、治理效能偏低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治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的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痼疾相交织,导致一些地方治理目标失准、治理手段失灵、治理效率失速。

一段时间以来,中央整治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施行了一系列实招硬举,为基层减负松绑,收到一定成效。与此同时,还应看到,时下令基层治理运转不畅、治理效能偏低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治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弊端,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的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痼疾相交织,导致一些地方治理目标失准、治理手段失灵、治理效率失速。

基层治理中,有哪些“零件”不堪使用致使治理失准?有哪些“链条”传导不畅致使治理失灵?又有哪些环节缺乏“润滑”以致治理失速?

难点一

履职空转:看似人人经手,其实个个不管

在北方某省的一个乡镇,记者看到一份关于乡村振兴的文件,文件附页很厚,涉及中央、省里出台的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这份文件的批阅栏里写着“请某某县长、某局长阅”,每个人的名字上都只划了一个圈。总共有10多个人圈阅,涉及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以及相关县领导,但没有一条具体意见。

当镇里干部期待市里和县里出台具体实施意见的时候,等来的却是带着一堆圈的文件。“圈阅一大堆,意见没一条。”基层干部认为,中央、省里的文件是指导性意见,统揽全局,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想具体指导实践,还得市里、县里和省里具体部门针对不同情况,出台具体的细则。

于是,基层干部向上级相关部门请示该如何做、能不能做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按相关政策规定办”。受访基层干部反映,如今,文来文往,文件批转依旧,但有具体意见的少了,“看似人人经手,其实个个不管。”

基层干部认为,这种推来推去的事情,常常是比较棘手、政策边界把握不清、权责界定不明的工作。有的时候,会议有传达、工作有布置、事后有督查,但工作没进展,事情没解决。“个个都是‘二传手’,没有主攻手,‘空转’背后潜藏风险。”一位基层干部说。

难点二

目标错位:上级看“单项成绩”,基层要综合考量

北方某镇上有一家存在多年的企业。环保督查期间,这家企业被认为距离居民区太近,必须整改。为了落实整改意见,县里要求镇政府和镇上的这家企业必须将周围1.4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全部搬走,且规定了整改期限。

“1.4公里是10多年前根据过去的技术标准制定的要求,现在企业技术条件已远胜当时,用老标准来要求现代科技条件下的企业,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就几个月的时间,要将周边1万多居民搬走,怎么可能?”该镇党委书记说。

为了满足上级要求,这个镇和企业只得签订搬迁承诺书。“不签有什么办法?如果不做出限定时间内把这些居民都搬走的承诺,企业年审就无法通过。老板都被逼哭了。”当地干部说。

基层干部认为,承诺算整改措施之一,上级部门拿到这个承诺就好交差。至于承诺里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实际,能不能完成,则不在上级的考虑范围。但对作出承诺的基层干部来说,如果承诺内容到时无法兑现,等待他们的就是问责。

对镇里来说,其实更多考虑的是信访稳定问题。“连补偿方案都没有,几个月把1万多名老百姓搬走,很容易有信访维稳事件。有了上访的,被问责的还是乡镇干部。”镇党委书记说。

受访基层干部认为,部分上级部门或领导只考虑自己的单项工作,要求太教条、唯上不唯实,以及上下级有效沟通互动不足等,是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难点三

中层梗阻:上面事情往下甩,下面问题对上瞒

去年,为抓好交通运输安全,中部某省整治车辆超载问题。初衷本来是好的,但工作一级一级往下传达,却变了味。作为职能部门的县市公路局本应到一线部署安排,但在部分县,却完全变成了乡镇一级的事情。

某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工作布置后,县公路局一位领导打来电话,要求乡镇设点拦车检查。镇党委书记试探着问:“乡镇没有上路执法权,请问公路局能不能派人过来?你们来了名正言顺执法,我们全力配合。”不料,对方的回答简单粗暴:“这是上面布置的工作,我已经传达给你们了,我们忙不过来,你们自己搞定。”

结果,乡镇干部硬着头皮上路执法。有司机质疑他们没有执法权,不让拦车和检查,双方起了争执。司机拍视频发到网上,产生负面舆情,县里追责下来,受处罚的是乡镇干部,本应承担牵头责任的公路局干部,反而平安无虞。

难点四

“非常”滥用:非常反常,却成了日常

“如果一周让我休息一天,能够陪陪家人,处理点自己的事,我的幸福指数能提高60%。”一名80后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今年清明节,他所在的镇全员防火没有放假,节后上面又布置了一个“百日攻坚”活动,他们白天干活、晚上调度,连续一周多没有回家。

除了加班成为常态,在基层,还有很多非常手段、非常方式常态化的现象。如:“非法施政”常态化,在没有执法权的情况下,基层干部长期充当着拆违、治污“排头兵”的角色,不少乡镇被告败诉后仍不得不坚持“非法施政”。

还有一些地方患上了“亮点依赖症”“创新强迫症”,认为日常工作干得再好也是应该,非要玩点“花活儿”才算成绩,投入大量人力和资源,不仅加大了基层负担,还可能忽视了主业和日常工作,引发群众不满。

“非常反常,成了日常”的背后,往往存在治理评价标准的走偏和反常。在有的地方,加班成为常态,并不是活多得干不过来,而是领导认为这样才算认真工作。有的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领导的“创新期待”,整天琢磨怎么“造典型”“树样板”,原本应为百姓服务的普普通通的日常工作,屡次被要求“创新出彩”,陷入“创新陷阱”。

难点五

担当走偏:做官有一套,做事缺办法

中部某市去年开展黄标车治理,本是一件大好事,但上头出台的文件要求当年全部清理完毕,不然绩效考核排名扣分,最后演变成为一半以上的黄标车被假治理的闹剧。

记者从部分县区了解到,这份文件完全是上级部门不考虑实际情况和乡土人情,不进行深入调研和听取基层情况,在办公室里凭借想象的美好愿望制定的。部分基层干部反映情况,希望能够调整,给予基层一定弹性,但上级最终没有听取这些来自基层的意见建议。

最终,为了完成任务,部分基层不得不直接让交警队注销车辆,但车子实际上还在路上跑,成为黑车。而且,当地已经发生黑车出车祸事件,伤者无法得到合理赔偿,肇事者无法使用保险,因而变相成为政府掏腰包补偿。

多地干部认为,长期以来,基于我国的行政体制,上级政府较多利用各种体制内的责任书、考核目标形式,对下一级政府进行考核,而下对上、社会公众对政府评价的机制性约束、激励却很少。在“对上负责”的责任体系下,治理中出现偏向做官逻辑而非做事逻辑也就见怪不怪了。

难点六

弹性欠缺:上级不配合,基层哪敢主动创新

“算下来,我们镇的工作人员有7种不同的身份,编外人员占大多数,且是乡镇工作的主力。”东部某镇党委书记说。但这些人由于身份问题,无法在职务职级上得到晋升,一样的辛苦,却不一样的待遇,很多人看不到希望,没有工作热情。

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乡镇打算成立一个类似镇办企业的公司,把他们都放到公司里去,优先让这个公司承担镇上的水利工程、农田整治、绿化、城镇建设等工作。“反正乡镇要雇人干这些活儿,给他们成立了公司,就可以优先雇他们。公司有了收入,可以提高这部分人的收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该镇党委书记说。

于是,这名镇党委书记向县里汇报,不仅没有得到批准,反而招来责备。理由是“县里所有乡镇都没有这样的先例”。令乡镇干部不解的是,县里好几个局都有这样的公司,一些街道社区也有这样的公司,为什么乡镇不能有?

受访基层干部反映,随着社会转型加快,新问题不断出现,基层治理势必要打破一些条条框框的限制。但这种创新在实践中进展困难:当向上级请示时,上级未置可否;一旦出了问题,上级可能就要问责。没有上级的配合,不少基层干部逐渐失去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难点七

结构倒悬:出点子的多,抓落实的少

一名乡镇副乡长告诉记者,他一个人担负着农业、水利、林业、农村环境整治、防火、防汛、道路两边林带治理、气象、农业统计报表、养殖厂监管、动物防疫、非洲猪瘟防控、包村信访稳定等活儿。

“有的看似小活,比如统计报表,实际耗费的精力非常大。”该副乡长说,这些活儿对应着上级农业农村、气象、信访、生态环境等10多个部门,这些部门级别越高人员越多,且都是“出点子的”,只有到了乡镇才是“抓落实的”。每个部门都向他提要求、要结果,忙不过来只能是各种应付。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当前,治理结构倒金字塔,上面布置工作的多、提要求的多、督查监管的多,而到了基层,往往很多工作压在一个人头上。这种治理结构导致很多问题,也直接催生了基层形式主义

难点八

成本错配:高负荷强运转,催生无成就感的疲态

一边是基层治理空转,一边是基层干部超负荷运转,当下治理成本错配在基层干部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得格外明显。

尽管中央一再给乡镇减负,一名镇长仍然形容自己每天处于“六多”状态:积压事情多、新增任务多、文件多、督查多、会议多、加班多,只有约五分之一时间在干实事,其他时间都在开会、写汇报材料、迎接督查等。他说,“每天起床就会发现各种事情、各种压力扑面而来。到晚上睡前总结,发现辛苦一天,意义并不大,迷茫和挫败感很强。”

乡镇干部为啥这么忙?乡镇工作为啥这么累?部分专家认为,在我国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整治、风险防控等一系列工作都越来越受重视,也反映了政府对群众日益增多的诉求的积极回应,各级党员干部确实都承担了越来越大的工作量。

但是,部分工作量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有的治理成本是重复和无效的,原因在于其背后各种考核、检查、验收、调研设置安排不科学。同时,也存在层层推责导致任务下沉,多头考核、政出多门、神仙打架导致的工作重复和无效低效工作等原因。

人少、事多、能力欠缺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政策、机制、舆论环境等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基层干部常常不是怕辛苦,而是怕辛苦之后还没有价值感、成就感,还得不到群众的认可。

选购指南:

森普智慧社区森普智慧党建森普智慧街道森普智慧网格森普智慧纪检森普智慧党群森普智慧园区

公司名 称:山东森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网 址:http://www.simpro.cn

业务QQ:176099777

微信公共平台:simprosoft

联系电话:400-677-0389

联系人:王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