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城市运转始终“智慧”不起来?

2019-04-20 11:52:44   编辑:bianji1   访问:

【内容导读】 继“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智能+”又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建设,也包括智慧行政、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等专项工程,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在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看来,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不少误区,当下已到了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关口。
“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智能+”又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建设,也包括智慧行政、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等专项工程,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一浪高过一浪。在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看来,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不少误区,当下已到了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关口。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有战略思维

关于智慧城市,大家应该都不陌生。201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健康发展”这个说法比较委婉,背后其实暗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即当时很多智慧城市建设可能是不那么“健康”的。因此,这就是一个新的部署和要求,意味着以后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做了。如果说此前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开发建设、过度依赖投资、硬件与软件错位、重形式轻内容等,那么在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想清楚:什么样的速度、规模、节奏和模式才可能是健康的,是继续升温、加速、刺激,还是自己主动调整、换挡和治理,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智慧城市战略问题。

如何解决“成本很高,获得感比较差”

在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将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在较多起伏变化中保持相对高水平的增长。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中高速”和“高质量”,一些局部也可能只是中速。在这个背景下,所有的城市和行业都会面临“下行”和“降温”的震荡和压力。但这同时也只是一个面上的普遍情况,具体到不同的领域和局部则会有较大的差别。

就智慧城市而言,必须考虑的是国家一直在推的两大战略,一个叫信息化,一个叫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恰好是两者的结合部或者说是载体。因此,和城市其他领域不同,我们对智慧城市的基本判断是:降温、减速和动荡是相对的,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基本态势是绝对的。

二是结构性问题已经出现,但整治绝非朝夕之间可以完成。从改革开放以来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我国智慧城市已走过了二三十年的历程。从201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到2016年正式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毋庸讳言,巨大的进步和同样巨大的困难是同时存在的。

这一轮智慧城市建设投了很多钱,做了很多项目,但效果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理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感觉,不需要的信息整天骚扰你,需要什么偏没有,这总体上可以说是“成本很高,获得感比较差”。同时,一些结构性和生态性的问题正浮出水面,主要是缺乏协调或协调成本比较大,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而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不同的通讯信息企业之间,同样也缺乏必要的协调和合作。现在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很大问题是像“企业卖产品”,只要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把钱赚回来,其他都不在考虑之列。

所以说,智慧城市建设也到了一个转变发展方式的关口。只有把不同部委的政策、资金、关注点整合起来,把不同企业的技术、产品和利益协调好,才能解决这些结构性和生态性的问题。但实际做起来会非常困难,也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这就要求各城市和企业必须学会在这种生存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既着手具体项目的建设和实施,也要考虑整体的布局和协调。

三是数据资源更加开放同时也更加封闭的矛盾。这是我们团队一个独特的战略判断,认为数据“开放”和“封闭”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也可以说是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开发的“新常态”。

现在大家都在呐喊、强烈要求“数据开放”,给政府和各种数据占有者造成不小的压力,一些人也乐观地以为“数据开放的春天已经不远了”。但实际上,随着大家逐渐意识到数据本身是战略性资源,以及数据资源的商业开发价值不断提升,特别是在普通的易于解冻的数据资源开放后,这里同样会面临改革开放深水区的难题:越是你需要的数据,越是有效的数据,越是价值高的数据,开放起来就更加困难。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整体,一旦某个板块的数据拿不到,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互联互通,智慧城市建设也只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这是一个很麻烦、很棘手的问题。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两大困惑

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建设,也包括智慧行政、智能交通、智慧旅游等专项工程,使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一浪高过一浪。除了国家的力推,企业是另一个主体。

和快速扩张的城市一样,智慧城市在当下也面临两大困惑。一是“建不建”的问题。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建一个“虚拟城市”,高度依赖高新科技和新材料,不仅启动就需要巨额资金,建设起来也是一个无底洞。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不少城市已经投入了很多钱,也搞了不少项目,但由于各种壁垒和障碍,并没有使城市运转“智慧”起来,各种需要升级换代的信息化项目,各种智能化的半截子工程和烂尾楼,包括各种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断头路”等,是各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突出问题。二是“如何建”的问题。在过去的“一哄而上”中,很多企业都准备铺开架势大干一场。但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大、见效慢,企业的盈利模式不清晰,技术更新太快,市场震荡加剧,还包括国际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开发商普遍面临资金链条吃紧甚至断裂,这就使不少智慧城市建设的协议、契约、项目化为一纸空文。而最坏的结果是开发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捡有效益的项目做,使政府完整的智慧城市功能设计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成为一个个烂摊子。不少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信心大打折扣。

在这个大趋势中,各城市主要应考虑的不是“建不建”,而是“到什么年代建到什么程度及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因为智慧城市本质上是城市建设,“建起来容易改起来难”,重建或改造不仅非常麻烦,而且成本很高。就像拆迁一样,要防止这些后遗症,就需要做好顶层的战略规划。

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与智慧城市是一回事吗

关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现在人们谈得也实在不算少了。但在实践中一直没有看到比较完美的方案。一些打着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其实也都有不少无法覆盖的领域。可以说,关于智慧城市该怎么建设,大家都在试验和摸索中。在这里,我简单谈一下我和我的研究团队的设计和思考。

在顶层设计上,基于目前的环境和条件,应在人文型智慧城市的战略主题下,重新布局建设城市的信息技术硬件和服务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而言,目前的主要问题还不是没有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事实上,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投资建设,我国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东部发达城市已经开始试水5G,这甚至可以说是很超前了。以无线城市为例,很多城市就超过了英国,如伦敦的地铁站就没有wifi覆盖。同时,智能化管理平台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各种数字化政府、智慧政务、智能交通、安全监测系统等可以说俯拾即是。

但就像很多单位花了很多钱搞网站办公系统,结果发现不是实现了办公“无纸化”,相反打印纸和复印纸的使用却越来越多,人们也并没有“少开会”和“少跑腿”。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出台了很多旨在提升服务水平的政策和措施,为此搭建了很多的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但就是提高不了用户的满意度?究其根源,我们认为,主要在于智慧城市的规划理念有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片面的理念必然导致片面的实践和应用。

从全球范围看,智慧城市有两大规划理念:一是数字城市,侧重于信息通讯技术设施的建设,二是智能城市,侧重于城市管理和治理方面的运用。我国的情况大体上差不多。客观而言,这两个理念为满足人们的信息化需求和提升城市运营效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很显然,它们只是智慧城市的两个阶段,而不是真正的和完全的“智慧城市”。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原因在于,无论是数字城市还是智能城市,这两个理念和“物”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和人特别是个体的需求结合得不好,因为前者从一开始就是要为技术产业服务,而后者的主要目标是为政府的管理服务。结果是,尽管表面上该做的都做了,但一旦落实到个体,落实到城市中具体的信息需求者,还会出现“我想找什么就是找不到”的情况。

如何与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发生联系?这就需要研究社会和文化,从中理解和把握人在城市中生产生活的信息需求,以此为基础界定智慧城市的概念,规划智慧城市的建设框架,设计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引导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管理治理平台,唯有如此,才能建设出真正“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这种以社会和文化为理念的智慧城市,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文型智慧城市”。真正的智慧化必须抓住人这个核心。

“人文型智慧城市”的理念,一言以蔽之是“灵妙化”。以社会和文化为中心,不是不要科技和管理,而是要使比较笨拙的“科技”和比较刻板的“管理”变得灵活和美妙起来。这需要的不是大把投资或“大拆大建”,而是要从软件做起、从小事做起和从创意做起。通过软件提升已有硬件的功能,通过“抓小事”集聚个体的琐碎需要,再通过创意实现智慧城市的“智慧化”。

智慧城市建设宜以“蹄疾而步稳”作为发展策略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由于国际国内存在着较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宜以“蹄疾而步稳”作为发展策略。

经济是基础。在经济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的过程中,影响信息技术产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不确定因素开始增多,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很多东西也不是一个国家或城市可以掌控的。城市发展不能没有风险意识,在这个背景下,“蹄疾而步稳”作为一个比较安全的节奏和策略,是制定智慧城市战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防止或防控未来出现智慧城市“大跃进”的先手棋。

为做到成本和风险可控,鉴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在战略上不宜过于激进和急切。很多看似很好的机会,可能就是更大的陷阱。处理好“蹄疾”和“步稳”的关系,是实现既“快”又“稳”的关键。“蹄疾”指的是不能止步不前,经济波动和结构调整本身也意味着有新的机遇和空间腾出,所以“步伐”不能太慢,太慢了就会“赶不上”。而“步稳”指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断建立“根据地”,一小块一小块地做,最后连起来就非常可观。这个策略对企业和对城市都一样适用,也是我希望和大家分享的一点战略思考。

选购指南:

森普智慧社区森普智慧党建森普智慧街道森普智慧网格森普智慧纪检森普智慧党群森普智慧园区森普智慧招商

公司名 称:山东森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网 址:http://www.simpro.cn

业务QQ:176099777

微信公共平台:simprosoft

联系电话:400-677-0389

联系人:王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