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网格化管理?
2022-04-12 21:58:01 编辑:zhuli 访问:
为强化社区网络化治理的基础性作用,我国于2017年正式出台《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随后,地方各省市逐步发布本省网格化服务管理进行详细规定。该项标准的出台对于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数字中国建设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它们也为森普后续的发展与产品升级指明了战略方向。
何谓网格化管理
首先,网格化服务管理总则指出,要秉持“规模适度、管理方便、功能齐全、区划完整”的原则,建立基本治理单元。
其次,为切实提高运作效率,网格化管理的静态管理将工作事项划分为8个大类和23个小类;网格化管理的动态管理则要求建立五项工作制度,分别是上岗公示、工作例会和联席会议、“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日走访、周分析、月汇总”、首办负责。网格化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以党建为引领,在此基础上以党员中心户为基础搭建组织架构,并要求权责分明、责任到人。
综合来看,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方式,其最大优势在于能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之下,最大限度整合基层现有服务管理资源,全面掌握社会动态,预防化解社会矛盾、落实组团式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森普智慧助力基层网格化管理
社会治理的根基在社区,社区治理的根基在群众。根据已有政府出台标准,网格规模原则上以社区常住300到500户或者1000人左右为宜网格的标准设置,这种基层治理模式涉及庞大的群众,为传统网格化管理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面对新形势与新要求,森普产品打通微信生态,打造高效的沟通及服务工具,实现对基层社会的高效管理。例如,森普设计的网格管理平台可以自动为工作人员补充账号信息及分配工作权限、在微信向居民传达通知。此外,森普大数据平台科学划分菜单,实现党建、服务、城管、人口、综治、工作、事件模块的分层有效管理。
网格化管理是社会基层治理的基本模式,在从传统、低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向智慧、高效的基层治理模式转变中,森普信息为基层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纠纷、回应诉求提供科技支持,为民众办事提供便捷高效的平台,为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贡献森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