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通办还要能通能办,智慧社区解决通办难题
2019-10-23 11:47:46 编辑:bianji1 访问:
近两年来,各级政府都纷纷开始了网上政务的建设。国务院已明确提出,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各级政府也都纷纷开始建设“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等平台,提出“最多跑一次”、“秒批秒办”等口号。这些不同的做法和口号,实际上都为了一个目标,就是:打破壁垒,一网通办。
什么是一网通办?
“一网通办”,就是把政务数据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上,建设全流程、一体化的全国政务服务平台。企业和群众通过网络平台,就能办成不同领域的事项,解决“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等麻烦。
“一网通办”目前的建设难点是什么?
“一网通办”有两大难点,即“通”和“办”。
1、各部门之间数据打通难。每个政务部门都有自己单独的数据库,同样的材料到A部门要提交一次,到B部门还要提交一次。公民的户籍、教育、就业、医疗、婚姻等基本信息也同样处在分散状态。
2、网上办事在方便性和全面性上仍需加强。企业公民网上办理政务,操作流程不清楚,业务覆盖不全面,PC办理对于长期在外的人仍不够方便。这些问题,都让一网通办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部分群众还是不得不跑腿。
“智慧社区”平台是如何解决两大难点的?
“智慧社区”平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各部门数据进行全面整合,形成街道的综合数据库。业务办理的相关资料都可以及时从数据库内调取。利用信息技术,政务平台可以运用于PC、手机、微信、一体机等多种终端。打破时间地理限制,实现随时随地政务办理。
(1)利用大数据技术,打破部门信息孤岛
建立起大数据平台,将各部门数据进行整合,分类展示。党建数据、民生数据、政务数据、人口数据等等,不管办理哪类政务,都可以从这个统一的数据库中自动调取数据。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的数据资源共享体系。不仅在政务办理上,在基层治理上,大数据平台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2)多种终端齐上阵,功能全面解民忧
政务平台整合了企业、公民常用的30多项功能。如社保查询、公积金提取、残疾补助、扶贫申请等等。这些政务办理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微信、一体机等自助办理,尤其是长时间在外的公民,通过手机,只要有网身在何处都可以线上办理。网上咨询、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全程在线。
国家对一网通办建设非常重视,总理说了,尽量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一网通办”的落实,是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效的一块试金石。在像“智慧街道”这样优秀平台的帮助下,“一网通办”将会是未来政务办理的常态。